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739.各种不同的爱都是从天上良善与真理的婚姻那里降下来的。这些爱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弟兄姐妹彼此间的爱,其他亲属彼此间的爱,以及照着他们的亲密程度依次向下的其它爱。所有天堂社群都是照着唯独来自良善和真理,也就是来自对主之爱和对主之信的这些爱而形成的。主以这种方式将这些社群联结起来,即:它们类似一个人,天堂因此也被称为大人。多样性是无法形容的,它们的起源和源头都可追溯到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合一,这种合一就是天上的婚姻。这解释了为何世上的一切血缘关系和其它家庭关系都可追溯到婚姻,又为何不同种类的爱以同样的方式照着它们彼此间的亲密程度而衍生;但由于如今婚姻之爱不存在了,所以血缘关系和其它家庭关系的确是从婚姻中算出的,却没有反映爱的不同种类之间的关系,或说类似的爱的关系却不存在。在上古教会,爱的衍生物就具有这种性质;因此,他们一起住在天堂,可以说分为各个民族、宗族和家庭,它们都承认主是他们唯一的父母。
5130.“但求你记念我”表对信仰的接受。这从“约瑟”的代表和“求你记念我”的含义清楚可知:指着自己说这些话的“约瑟”是指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方面的主(参看5086,5087,5106节);“求你记念我”是指对信仰的接受;因为主的记念和顾念唯独从信仰流入。因此,“求你记念我”表示好叫他接受信仰,意味着接受信仰的渴望。至于信仰,情况是这样:凡接受并拥有信仰的人不断被主顾念。甚至当他在思想或谈论其它事,而非主之时,或当他履行他的公共、私人或家庭职责时,也是是如此,尽管他没有直接意识到,那时他正被主顾念;因为存在于那些拥有信仰的人里面的主之顾念主导他们的整个生命,但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主导他们整个生命之物,除非他们的思维直接转向这个问题。
这一点可通过人性的各个方面来说明。一个被某种爱所主宰的人,无论这爱是什么,总是思想与这爱有关的事。即便其它事占据他的思维、言语或行为,情况仍是这样。在来世,这一点从围绕每个人的属灵气场很明显地看出来。仅从这些气场就能知道那里的所有人处于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爱,哪怕他们可能正在思想或谈论某种完全相反的事(参看1048,1053,1316,1504-1520,2489,4464节)。因为那主导人整个生命之物产生围绕他的气场,在其他人面前展示他的生命。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不断思想主、救恩和死后生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凡拥有基于仁之信的人都如此行,所以他们不会对自己的邻舍心怀恶念,公义与公平便存在于其思维、言行的方方面面;因为那主导人的整个生命之物进入它的一切具体方面,既引导它,也掌控它。事实上,主将心智保持在诸如属于仁爱,因而系信仰事务的那类事物中,并在如此行的过程中把心智里面的每一个事物都放在它合适的位置上。基于仁之信的气场是在天堂掌权的气场;因为主以爱,并通过爱以仁,因而以属于信的真理流入。这解释了为什么说那些在天堂里的人在主里面。
接下来论述的主题是受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能力的重生,该感官能力由“酒政”来代表;既是在论述它的重生,也就是在论述对信仰的接受。因为和理性层一样,感官层也通过信仰重生,不过是通过有仁爱所流入其中的信仰重生。除非仁爱流入信仰,并赋予它生命,否则信仰不可能普遍掌权,或存在于人的整个生命中;因为在人里面掌权的,是人所爱的,而非他仅仅知道并保留在他记忆里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